close

論語開宗明義第一篇學而篇,學而第一。
子曰: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,
 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,
  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。

學而第一的傳統翻譯大概:
學到的東西經常拿出來複習這不是件高興的事情嗎?
有朋友從遠方來找我不是件快樂的事情嗎?
人家不知道我也不會怨恨人家這不也是君子嗎?

當年老師的解釋大概:
  當年在求學的時候老師這麼的翻譯,那時候對於這樣的翻譯,讓我無法完全理解孔子所要表達的意思,於是就請老師解釋這段的含義。記得當時老師是這麼講解的。
  學到東西經常拿出來複習所以我們回家要溫習功課,正所謂溫故知新,所以從中獲得新知,這不是件高興的事情嗎?正所謂家事、國事、天下事事事關心,所以除了功課以外,還要看看報紙,關心一下時事,這樣才能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。
那時個人對於這樣的解釋抱著很大的懷疑,因為那時候不識字的人還蠻多的,就以我隔壁的同學,他的家族世代務農,所以他父親都沒上過學,對於自己的名字也是因為要到銀行開戶存款需要,所以好不容易才學會了自己的名字怎麼寫。難道孔子在說這段話的時候就剝奪了不識字的人的快樂嗎?況且在孔子的那個年代,不識字的人比現在多的多。
  第二句話,有朋友從遠方來找我不是件快樂的事情嗎?當時老師是這麼解釋的,他的大學同學在畢業後就遠嫁到美國去,時隔30年沒見,最近兩個人聯絡上了,同學說要回來台灣走走,看看老同學、老朋友。當她回來時,同學從美國機場免稅商店買了拉菲紅酒以及洋酒藍帶作為伴手禮。老師呢則帶著她的同學去狀元樓(海鮮餐廳)吃飯,兩個人吃著高級料理,喝著國外帶回來的洋酒,把酒言歡話當年,聊著過去在求學時候的點點滴滴,所以說,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。另外有一句名言,人生四大人生四大喜事:久旱逢甘雨,他鄉遇故知,洞房花燭夜,金榜題名時。其中他鄉遇故知所表達的與孔子所說的是一樣的?
記得在當時一個女工的薪水大概是8,000元台幣,在狀元樓吃一餐飯大概要6,000元台幣,這對於一般的人是消費不起,依稀記得當時我們老師領的月薪大概是40,000元台幣,對他來說一個30年不見的同學跟他吃一餐飯花6,000台幣,應該還消費得起,但如果是一般的工人呢?吃完這一餐後可能要面對的是一個月不知道該怎麼樣過生活。難道古代的人真的是這樣打腫臉充胖子的交友方式嗎?
  最後的一句,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。那時候老師是這麼解釋的,他到同學的家裡做家庭訪問,老師向家長表示說,我是你們家某某的班導師,今天來是要做家庭訪問的,主要看看同學在家裡的表現跟在學校的表現是否一樣。然後家長總是會非常客氣的說,不知道今天老師要過來,家裡沒有準備什麼好的東西來招待老師,等下讓我內人去買幾樣菜,晚上就請老師在家裡吃個便餐,而這時候老師會跟家長說,做家庭訪問是排好行程的,計畫好了要拜訪多少個學生,對家長的好意老師就心領了,不用客氣。同學在家庭的表現如果有什麼情況,希望家長能夠跟老師聯繫,這樣對於學生的成長狀況可以及時的給予適當的幫助。老師用這樣的事件來表達這句話的意思,說家長不認識他,他也不會生氣,這樣不也是君子嗎?
  對於老師這樣的解釋,當時的我真的很難接受。今天除非你是歐巴馬、習近平,所以不認識妳的人可能相對的少,但是全天下能有多少個歐巴馬,能有多少個習近平?所以我想到了一個簡單的數學概念來證明我的疑惑,在當年全球的人口號稱有四十億人口,人的一生中能夠看到的人,並且記住他們的面孔,以一千萬來說是否有可能?相信答案是一致的。不可能。減少一個零,一百萬人,但是要求相對要提高,看到這一百萬人你就能夠知道他姓什麼?在哪裡見過他?相信答案也是一致的。不可能。再減少一個零,十萬人,但要求相對的要提高,當你看到這十萬人你就能夠知道他姓什麼?名什麼?在哪裡見過他?跟他說過什麼話...相信答案還是一致的。不可能。再減少一個零,一萬人,當然要求相對要再提高。當你看到這一萬人的面孔你就能夠知道他姓什麼?名什麼?在哪裡見過他?跟他說過什麼話?他在哪裡求學?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?到這邊可能有些人會說少部分的人能夠做到,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還是不可能。那麼再少一個零。一千人,當然要求相對還要再提高。當你看到這一千個人的面孔你就能夠知道他姓什麼名什麼?在哪裡見過他?跟他說過什麼話?他在哪裡求學?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?他家裡有哪些人?他對你做過什麼事?是讓你感動的?或是讓你生氣的?有些人會可以做到,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還是不太可能。打開你的手機通訊錄,聯絡人的資料有多少筆呢?看到這些聯絡人資料,你是否能夠想起來他們的長相呢?人與人名能夠對得起來呢?把全球總人口數當分母,所能夠認識有互動的人當分子,所得之數為小人指數,這個數字可以說是趨近於0,也就是說幾乎沒有小人,相對的說,全天下的人都是君子。但是當今天下小人比君子多的多。
  當年求學時老師的解讀讓我對於中華文化產生了極大的懷疑,難道老祖宗的思想真的是這樣嗎?如果真的是這樣也能怪會有八國聯軍這樣的事件發生。但是在其他的朝代,鄰近的國家是到中國來學習取經的,這中間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?

學而第一的說明:
  事隔多年,在偶然的機會讓我重新的接觸中華文化,發現論語會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,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,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。這段話放在學而篇,表示它跟「學」有很大的關係,而且放在學而篇的第一篇,更加說明了它的重要性。而天下的至理應當是放諸四海皆準。

學而第一的解讀:
  為了方便解說,我先隨意代入一個事件,當理解了這篇的意思後,這個事件是可以任意更改成其他的項目,他都是可以通用的。而我所說的內容還不及孔子所要表達的千分一甚至於萬分之一,希望大家能用心體會。
  平時眼睛所見耳朵所聞都可謂之學,所以學並沒有特定環境、場所的問題。今天到了某個地方,看到了有人在桌上鋪了張紙,拿了一隻木棍,上面有撮毛,旁邊還有個黑黑的東西,為了要瞭解他在做什麼,遂上前一問,敢問兄台所為何事?經過了他的詳細介紹之後,明白了這叫文房四寶,可以用來寫字、作畫……,並將如何運用它們來寫字、作畫的經驗詳細的分享。回家之後,對於所看到的事物非常的感興趣,所以也想方設法的也弄了一套文房四寶來練習,從中體會到了當時介紹者跟我說的方式,這樣才能心領神會。所以說,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“說”字,做說字解讀是對的,因而從中心領神會的喜悅而解讀成“悅”那也行。
  現代說朋友是認識的人稱為朋友,然而中國字朋與友的原意是兩個意思,朋是同窗。古代有所共同興趣的人拜與某位老師名下一同學習的為同窗,現代應該可以將其意義衍生為,有所共同興趣的人為朋,友則是認識的人叫友人。而「遠」只是個概念,倘若今天在廣場參加萬人升旗典禮時,除了與自己一同前往的朋友之外,其他的人很難跟他說上幾句話,這樣的距離看起來很近,但是彼此間的距離卻是很遠,又譬如今天有某個人在美國打聽到,在亞洲有個某某人對於書法、作畫有所專精,起心動念想要前去拜訪這位專家,向他請教書法、作畫之道。在過去古代中國要到一個地方最多用不了一年的時間,以現代的交通便捷的情況應該在一周內能夠與這位專家、大師碰面暢聊。所以,有所共同興趣的人來找我討論彼此共同興趣的事物,書法及作畫之道,彼此說說自己的心得相互輝映,這樣不是件快樂的事情嗎?
  當我將自己所體會的心得傾囊相授的說出來時,這毛筆要怎麼拿、字要怎麼寫...以及平時拿筷子就能夠練習拿筆技巧等等的方法,毫不保留的說出來,而對方卻不能認同,堅持己見,反而說毛筆可以斜著拿,像是拿鋼筆寫字的方式書寫,這樣的方式簡單且不需要練功就馬上能寫,即便如此我也不會責怪對方,彼此能夠求同存異,這不也是君子嗎?
  接下來,我們把毛筆寫字、作畫這事件拿掉,代入任何的事情,他都是說的通的,這是要告訴我們,學習應該抱著這樣的心來學習,教學相長才能活到老學到老,並且將經驗傳承下去,這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之處。

結論:
  中華文化得以傳承幾千年,其精神要義就在於「承先啟後」,論語開宗明義學而第一,講的精神就在於承先啟後,並且在學習前先把我們的心給端正好了才開始學習,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比什麼都重要,論語在編排的時候才會將這篇放在學而篇的第一篇,希望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們能夠秉持著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,一起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。

arrow
arrow

    易動平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